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2)】孙中正:乐在阜田种大田
本栏目由
中共黄山市委组织部
黄山日报社
黄山人才发展集团
联合主办
1
“城市对我没有吸引力”
三月的阜田,巨大的“熊猫戏竹”创意油菜花引人入胜。
浯溪河畔,一丘大田里,一位青年正驾驶打田机翻耕着新年的希望——种植小香薯。他就是阜田村的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——孙中正。
身材壮实,精力充沛,目光炯炯有神,孙中正看上去有点帅,可他的履历却简单得像水。从小至今,他很少出村,至今去得最远的地方是浙江,高中毕业后他也不像很多年轻人一样选择外出打工,而是在村中从事茶叶、木材等加工。
“城市对我没有吸引力。”孙中正如此解读他对乡村的热爱。别看他年纪不大,却有鲜明的个性和思想。他认为:“如果说前四十年中国的未来是城市,那么今后四十年中国的未来在乡村。而乡村振兴,需要人,更需要年轻人。因此我愿意留在村中,我喜欢这里的一草一木、邻里乡亲,我也想为生我养我的村子尽自己一份力。”
2018年,孙中正担任村委委员,2021年,高票获选阜田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这是阜田村建村以来,最年轻的“村书记”。
和组织上选派的村官大学生不一样,孙中正新官上任后没有遭遇丝毫“信任危机”,他和村民的亲密程度让他很快就平稳过渡到村两委的事务中来,没有村民会觉得他“嘴上无毛办事不牢”,相反,村里历任老村干和村民们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。
2
找准方向种阜田
和休宁县一些乡村相比,阜田村虽然建于唐代,曾经古迹众多,但由于保护不够,破坏严重,无论从名气,还是资源,都不突出。既无盐铺万安的区位优势,也无璜尖白际的高山风光,既无双龙板桥的特色产业,也无瑯斯黄村的文化底蕴。这里的村民有茶有田,但人均有限,村民收入仍然以外出务工为主。
可在孙中正眼中,阜田却是黄山市区的“后花园”。“距离屯溪15—20分钟车程,原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,距离黄塔桃高速五城出口仅5公里,隔壁的商山有孙起孟故居、吴象故居,村中人文荟萃,文化深厚。”孙中正介绍。
发展特色产业,挖掘文化基因成为孙中正和新一届村两委的两大抓手。
阜田村现有耕地1275亩,村民以粮油混种为主,是一个传统农耕村庄,农业附加值低。要想提高农民收入,需要打破目前单一的模式。
2022年11月至12月,组织上安排孙中正到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后营村体悟实训,一个月的沉浸式跟班学习,让他找到了发展乡村产业的新路子。
临安区小香薯产业已经非常成熟,当地种植小香薯已有20多年历史,小香薯品种也已优化到第三代,小香薯已成为当地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。
实训回村,了解到黄山市内目前只有个别村民从事小香薯种植,于是孙中正因势利导,邀请后营村小香薯种植大户到阜田实地指导,认为阜田村的土壤及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小香薯种植,并承诺如果以后种植,他们可以全部收购。
孙中正还算了一笔账,小香薯种植亩产可达3000斤,以均价2.5—3元/斤计算,亩产可达万元。这更加坚定了他带动村民发展小香薯产业的信心。于是他以500元/亩的价格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20余亩,带头试种,村民看到书记都种了小香薯,也纷纷加入,目前已有15户村民种植,记者见到孙中正时,他和种植户正在基地里打田,村里和昌化镇预定的小香薯苗13万株将生长在阜田的春天里。
孙中正说:“先带领村民小面积试种,成功后再扩大面积,引导规模化种植。在此基础上谋划红薯深加工项目,引进相关企业,进一步拉长产业链,实现种植、加工、销售农旅融合发展,实现村企合作互利共赢,带动村民和集体共富。”
3
“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”
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,文化是乡村振兴的软实力。
发展特色产业带动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同时,孙中正和村两委一班人目前还在着手挖掘整理阜田的文化基因。这其中包括商山书院、程家祠堂、吴家大厅、操家大厅、金銮殿、七眼坟、观音堂、新殿等历史古迹的整理挖掘。
孙中正说:未来的阜田,一产大力培植小香薯特色产业,二产带动当地茶产业、小香薯产业的延伸加工,三产要发展田园风光和人文研学乡村旅游。
浙江一月,阜田实践。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孙中正还特别注重与村民的感情联络。看到村里大伯大娘他总要驻足聊上几句,借机了解了解村情。
他上任一年多来,阜田村成了信访为零的村子。这得益于他和村两委平日里走心的群众工作。村民吴某园误砍了吴某华的林木产生纠纷,他和村委分别上门了解情况,澄清是非,并请到村里调解,情理法相融,最后两户人家化干戈为玉帛,重归于好。村民孙某帮助本村李某加工茶叶,不慎将三根手指碾伤。此事通过村里酌情调解,厘清了医疗费用,双方满意接受,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。
孙中正说:“群众工作没有那么难做,难做的是你有没有把群众放在心上。你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,群众才会把你放在位置上。”
END
题字:姬臣
策划:向日葵融媒工作室
文字:程向阳 实习生 刘路路
图视:向日葵 陈文
制作:程瀚星
图文征集: 1172522531@qq.com
联系方式: 18055959822(微信同步)
联 系 我 们
推荐阅读【打造全国最美丽乡村•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④】璜尖:笋箬飘香出大山
【打造全国最美乡村·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⑤】凤霞村:凤栖梧桐起彩霞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⑥】沟村:乡愁似海乃知还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⑦】和平:一个有爱的地方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⑧】流口村:探索走出“两山”转化路径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⑨】绍濂村:“探花故里”打出“三张牌”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0)】芦荔:祁门大米第一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⑪】竹铺:惊艳转身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2)】汤家庄:改变,从“唤醒”闲置房开始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3)】中村:“乘”着高铁向未来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4)】岭南:山色真开紫翠屏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5)】乡村振兴:黄山VS上海之长短板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6)】新溪口 :“两山论”的生动实践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7)】溪口:休西大镇,风正帆悬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8)】逐梦星空!7位第一书记打擂比武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19)】从筑秋韵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0)】瑯𤩐:打造中国状元文化村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1)】青峰:竹岭深处有人家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2)】金利:乡村谱写青春之歌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3)】汪连俊:把青春献给我热爱的家乡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4)】汪乐:因为一个人 爱上一个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5)】方蕾:“准导演”回乡当“村官”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6)】林干:干!是最好的“方法论”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7)】翟璐:乡村振兴 一路有我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8)】方嘉:饮水思源报家乡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29)】乡村产业,星火燎原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0)】黄山“后浪”一朵朵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1)】高塘:千年古村焕新彩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2)】芳口村:大学城边 “芳华”时代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3)】黄山田野上的农业科技播种者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4)】汪满田鱼灯:照亮山村未来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5)】黄山农业:红芳满眼竞风流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6)】“第一书记”读“一号文件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7)】黄山:不负春光,全力护好“米袋子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8)】大茂之美,美在兹!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39)】西溪南:目及之处皆风景
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0)】甘棠:一个城关村的华丽“蝶变”【乡村振兴“满天星” (41)】王国贤:与上朱村双向奔赴